最近看完了跟老趙借的<魍魎之匣>。

書很精彩,內容充實,但說真的,這不是在夜深人靜四下無人時,

能夠放心閱讀的小說,而且套句書中的形容詞"餘味很糟"。

不是說劇情不好,就是因為寫得很好,讓我過度投入書中情節與情感,

彷彿真真實實地經歷書中角色的心情。

 

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,基本上書本對我而言就是一個情感的映射場,

看書的時候,我會忽略文字細節,擷取能夠構成場景、人物情感交流的文字,

不自覺在腦中體現書中劇情。

雖然暢快的文字節奏令人盡興,壯闊或細緻的場景描述令人著迷,

但小說對我來說最重要的,更是角色間情感的流轉,

如果是本對情感描述十分細膩的書,那就更容易讓我融入書中角色,隨著劇情同喜同悲。

相信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相似的經驗吧。

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是,通常讀者與作者產生共鳴時,

是由於書中描述與讀者的生活經驗、價值觀或想望相近,因此讀者可以輕易地代入情感。

 然而在無法理解書中一些情感變化,或對主角的一些主張感到疑惑時,

我會仔細推敲過程與來歷,然後用我不甚豐富的人生經驗來理解與體現這個情感。

當然,不敢大言不慚地說書中想表達的就是這麼一回事,卻也總能體會出其中十之一二。

於是隨著閱讀量增加,能夠體現的情感種類越多,書中情節對我的情緒影響力越大。

 

<魍魎之匣>無論是在結構、內容充實度、謎題的營造與解謎過程上,都是一部佳作,

貫通全書,莫知以名、無形以狀的詭魅氛圍,更是書中一絕。

然而比較慘的是——書中加以著墨的角色沒幾個正常。

於是隨著劇情進展,我慢慢地深陷書中氣氛無可自拔;

在夜深人靜中閱讀,更讓我窺見在那匣中間隙的魍魎,

使書中異常的人格慾念攀附在我心上。

看完書以後,心情灰暗抑鬱,整個人狀態變得十分糟糕,

害我絲毫不敢碰帶去的另一本小說,只因為那本小說也是個悲劇,

雖然裡頭的人物正常多了,但任何輕微的負面情緒都是我不堪負荷的。

 

然而這本書裡提到的一個論點,解開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惑。

(未完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ker330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